
湖北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黃勤:
各位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省文化和旅游廳、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和隨州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甲辰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將于6月2日在隨州隆重舉辦。尋根節作為一項已連續十五年成功舉辦的全國性大型文化活動,主題鮮明、活動豐富、亮點頗多,社會各界十分關注。
為此,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本屆尋根節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何麗君女士;
隨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棟梁先生;
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蘭女士。
首先,請何麗君女士介紹甲辰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有關情況。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何麗君: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甲辰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將于2024年6月2日(農歷四月廿六)在湖北省隨州市舉辦。我謹代表甲辰年尋根節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向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各位來賓和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年尋根節的有關情況。
一、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的基本情況
炎帝神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湖北隨州是炎帝神農的誕生地。五千多年前,炎帝神農氏起于隨州烈山,開啟了璀璨的華夏農耕文明,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石。炎帝文化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其中蘊含的“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天下為公的奉獻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源泉。
炎帝之祀,源遠流長。自先秦以來,我國民間就有祭祀炎帝的傳統習俗,并沿襲至今。每年農歷四月廿六炎帝誕辰,海內外炎黃子孫以不同形式拜謁始祖炎帝、共同祈福四方。2009年以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已連續十五年在湖北隨州成功舉辦,成為展現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文化名片。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辦好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舉措,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堅強的精神文化支撐。
二、甲辰年尋根節的主要安排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要求進一步優化提升大典儀程,彰顯莊重肅穆,展現文化傳承。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精心組織策劃,力求展現“大禮、大文、大樂、大氣場”,努力把甲辰年尋根節辦出水平、辦出成效。
這次尋根節將舉辦“一主七輔”八項活動。一項主活動就是甲辰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主題為“烈山問祖 華夏鑄魂”,將于6月2日(農歷四月廿六,星期日)上午在隨州市炎帝故里景區謁祖廣場舉行。七項輔活動分別是炎帝神農文化高端訪談、2024湖北·隨州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經貿洽談會、禮樂隨州·尋根音樂會、“隨我尋根·戀上隨州”系列活動、炎帝故里尋根文化周、“青春同心共‘荊’彩港澳青少年看祖國”隨州行、炎帝文化廟會,均圍繞彰顯文化傳承、推動塑城興業這一目標組織開展,通過舉辦活動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三、甲辰年尋根節籌備進展情況
我們嚴格執行“過緊日子”和“為基層減負”的工作要求,精心組織、節儉辦會,目前各項工作已基本就緒。
一是在現場籌備方面。拜謁炎帝神農大典由湖北廣播電視臺策劃執行,目前正在加緊排練,屆時將為大家呈現一場回歸故里、虔誠拜謁、莊嚴肅穆、震撼心靈的傳統儀式,表達對中華人文始祖的敬仰之情。同期,我們還舉辦炎帝故里尋根文化周和炎帝文化廟會,精心組織花鼓戲、板凳龍等隨州非遺文化展演,開展隨州房車、隨州禮物、隨州產品等特色推介活動,歡迎廣大游客、市民參與。
二是在嘉賓邀請方面。持續提升參加拜謁炎帝神農大典的嘉賓的廣泛性、代表性,將繼續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領導同志,國家相關主辦單位領導同志,部分央企和有關省份領導同志,港澳臺同胞和華人華僑代表,先進人物代表,企業界、文化界、科技界和新聞界代表參加,大典現場規模約2500人。
三是在線上聯動方面。今年我們采取現場拜祖和網絡拜祖相結合的方式,突出情境化、視頻化和沉浸式、交互式,用數字技術整合優勢資源,重點對“炎帝故里拜祖祈?!逼脚_進行全面優化和提升,設置AI炎帝、云拜祖等多個板塊,海內外華人華僑和廣大炎黃子孫既可在線觀看拜謁炎帝神農大典的直播視頻,也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在線進行虛擬點燭、獻花、祈福。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現場內外同拜,讓更多中華兒女體驗炎帝文化,表達敬仰之情,傳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愿景。
四是在宣傳推廣方面。更加注重傳播轉化,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傳統和新型媒體平臺,建立宣傳矩陣,多主體、多層次、全方位對尋根節時代主題和文化內涵進行宣傳闡釋。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將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湖北衛視、鳳凰衛視和騰訊、新浪、長江云客戶端等媒體平臺同步直播,邀請新華網、央視網、央廣網、鳳凰網等具有海外平臺賬號矩陣的媒體全程參與節慶宣傳,邀請抖音海外版等自媒體網友組成賬號矩陣對現場大典進行直播推介。組織開展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商界精英、文化名人專訪,開展全國媒體達人荊楚行活動,邀請央省主流媒體、知名商業媒體記者及網絡達人,深入各地集中采訪。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尋根問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更是堅定文化自信的時代呼應。誠摯邀請新聞界和社會各界朋友蒞臨湖北隨州炎帝故里,感受拜祖大典的莊嚴肅穆,領悟炎帝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溯長江文明的光輝歷程,共同祈福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最后,再次感謝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對甲辰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的關注與支持,歡迎大家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對今年的尋根節進行宣傳報道。
謝謝!
湖北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黃勤:
謝謝何麗君女士的介紹。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朋友提問前,通報所在的媒體機構名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相比往年尋根節,甲辰年尋根節有哪些新的變化和特點?
隨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棟梁: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與往年相比,甲辰年尋根節堅持守正創新,體現鮮明時代特征,在往年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提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突出時代主題。甲辰年尋根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以“弘揚炎帝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宣傳城市品牌、彰顯特色產業”為宗旨,突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主題,追思中華人文始祖創世功績,感悟偉大祖先創造精神。尋根節拜祖大典及各項輔活動充分彰顯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展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戰略部署和落實成效,持續增強炎黃子孫的民族認同、血脈認同、文化認同、情感認同,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二是遵循古禮雅樂。借鑒古代祭祀禮制,沿用最高祭禮規格,將傳統祭典的“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六個環節融入九項儀程,深挖“禮樂文明”的精髓,堅持“去歌舞、興禮樂”,升級內容呈現,做到回歸祭祖本真、禮制規范,打造國家級祭祀典范。參考歷朝歷代祭祀音樂、詩經樂譜等,創新編排大典音樂,規范禮生、樂工陣列,營造出大典“大禮大樂”的典雅氣象,與儀程各環節有機融合。今年,我們進一步規范大典儀程,優化提升“起鼓鳴鐘”“唱誦始祖”等儀程,使儀程更顯莊重感、儀式感,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不斷提升拜祖大典質效,打造國家級祭祀典范。
三是提升現場體驗。進一步升級大典現場的氛圍營造、舞美設計,凸顯炎帝文化內涵,增強厚重感、感染力。提升迎賓入場儀式,貴賓方陣進場環節增加列陣迎賓,在華夏始祖門,禮儀人員采用“九賓之禮”恭迎來賓,增強入場環節的莊嚴、隆重、肅穆感和儀式感。優化“瞻仰圣像”儀程,引導嘉賓有序進入大殿,瞻仰炎帝圣像,緬懷炎帝功德,弘揚炎帝精神。
四是彰顯文化傳承。以禮樂文化為主線,融入荊楚文化、曾隨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引入《禮記》《詩經》等經典,突出拜祖大典文化內涵。直播中播放《赫赫炎帝 功德昭昭》等視頻短片,貴賓進場環節嵌入《詩經·周頌·良耜》《禮記·禮運大同篇》等名篇吟誦表演,展現炎帝功德、時代精神。
五是放大辦節效應。堅持以尋根節、炎帝文化品牌為引領,聚焦推動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策劃推出經貿洽談、文旅推介、農產品展示等系列活動,實現“以節聚勢、以節弘文、以節促商、以節興市”,推動辦節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謝謝!
新華社記者:我們知道,隨州文化旅游資源是十分豐富的,隨州準備如何以炎帝文化和尋根節為牽引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蘭: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隨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生態資源豐富,不僅是炎帝故里,還出土了震撼世界的國寶文物曾侯乙編鐘,分別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和“禮樂重器”。我們以炎帝文化和尋根節為牽引:
一是致力把炎帝故里打造成世界華人共同精神家園。炎帝是澤被華夏的人文始祖,尋根節是增進海內外炎黃子孫民族認同的重要載體。我們將持續擦亮尋根節文化品牌,讓炎帝故里成為世界華人的共同精神家園和尋根祈福圣地。重點推進炎帝故里景區與隨縣縣城“景城一體化”,打造集美食、展銷、康養、文創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街區,形成游景區、逛城區的精品游覽閉環線路。同時,著眼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布局建設“兩館、兩基地、一書院”項目,“兩館”即炎帝文化展示館和新石器時代文化博物館,“兩基地”即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及中小學生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一書院”即烈山五姓書院,令人們“提起炎帝神農,就想到隨州”,吸引海內外中華兒女前來尋根祈福。
二是致力把曾隨(編鐘)史跡群打造成中華禮樂文明傳承發展高地。曾隨文化是中國青銅禮樂文化的典型代表,是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融合、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生動例證;曾侯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目前正在美國參加由湖北省博物館和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鳳凰故國——湖北青銅時代曾楚藝術展”,成為中外交流的“特使”,展示了中國形象,增進了文明互鑒。我們將繼續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抓好以編鐘為代表的曾隨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建設中華禮樂文明之都,推動曾隨文化遺址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隨州曾侯乙編鐘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按照“活化一批古街、編排一部劇目、打造一個產業園、辦好一場音樂節”的思路,加大草甸子街、安居九街十八巷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改造力度,延續歷史風貌,植入現代元素,完善文旅消費場景。
三是致力把大洪山打造成全國知名旅居康養福地。大洪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湖北省唯一獨立內山,享有“楚北天空第一峰”“中國森林氧吧”等美譽,我們著力推動大洪山景區“二次創業”,實行山上山下聯動運營,向旅居康養功能型景區轉型升級,加快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著力打造環大洪山精品賽事品牌,建設大洪山自行車度假小鎮,承辦國家級、省級公路自行車賽。圍繞山、湖、村開發多條具有挑戰性和吸引力的山地運動線路,將景區建設成全省乃至全國戶外運動賽事重要場地。大力發展“候鳥式”旅居康養游。充分發揮天然氧吧的產業帶動優勢,建設一批生態景觀長廊、休閑康養長廊、旅居療養基地、負氧離子“森呼吸”體驗區,讓大洪山成為養眼洗肺、靜心怡神、四季休閑的最佳去處。
四是致力把神韻隨州打造成近悅遠來的休閑度假勝地。我們針對旅游消費從景點觀光向休閑度假、深度體驗轉變的趨勢,做好整合和融合兩篇文章,讓旅游業更好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在隨州主城區建設歷史文化體驗區,串聯炎帝故里景區、隨州市博物館、擂鼓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相關歷史文化街區,以及城市公園、文體場館、一河兩岸風光帶等文旅資源,完善文化體驗、時尚生活、美食打卡、夜間消費等場景,讓游客盡情體驗文化隨州、尋根隨州、禮樂隨州的魅力。與此同時,我們依托山水資源建設四個休閑度假區:在大洪山片區,由大洪山景區聯動西游記公園、琵琶湖等景區,打造以生態康養、禪意山居、山地運動為特色的休閑度假區;在銀杏谷片區,建設全國知名的“千年銀杏、隨宿洛陽”特色小鎮,打造以多類型民宿集群為特色的田園鄉愁休閑度假區;在月光海片區,以徐家河庫區為中心整合周邊資源,打造集濕地研學科普、水上觀光游覽、水鄉風情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濱水休閑度假區;在桐柏山片區,推動西游記漂流、田王寨、抱樸谷、神農部落等景區抱團發展,打造以淮源山地運動和康養為特色的休閑度假區。
謝謝!
湖北廣播電視臺記者:今年6月2日,恰逢習近平總書記“6.2”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一周年。我們的尋根節是如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
隨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棟梁: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去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新的文化使命等作了深刻的闡述。炎帝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孕育出了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以尋根節為載體,持續推動炎帝文化的挖掘、研究、弘揚,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理論成果和文化品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培育炎帝文化研討品牌。以炎帝文化為主體,成功舉辦了13屆炎帝神農文化高端研討活動,邀請全國科研院校、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交流研討,深入挖掘闡釋炎帝文化、曾隨文化、荊楚文化等深厚內涵和時代價值,為地域特質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學理支撐。王蒙、于丹、余秋雨、王巍等一批專家學者留下了“提起炎帝,我們就想到了隨州”“中華文明第一組腳印在隨州”“曾侯乙編鐘是禮樂文明的集大成者”等諸多“網紅”觀點,提升了隨州作為炎帝故里的影響力。今年,我們創新形式,采取錄制電視訪談節目的形式,邀請專家學者圍繞“炎帝文化與中華文明”的主題進行研討,創新炎帝文化傳播。訪談節目已開始在隨州廣播電視臺刊播,同時將在湖北衛視、騰訊視頻等平臺刊播。
二是策劃系列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活動。歷屆尋根節期間,隨州圍繞炎帝文化、曾隨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與拜祖大典同步策劃系列展示活動。特別是今年,一主七輔的八項活動,都在用不同的形式來挖掘炎帝文化、曾隨文化等內涵,講述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我們傳承與弘揚炎帝削桐為琴的功德,開展“禮樂隨州·尋根音樂會”,結合傳統音樂精髓和現代音樂元素,以禮樂文明為主題,打造一場具有隨州特色文化韻味又不失現代感的視聽盛宴。傳承與弘揚炎帝首倡交易的功德,組織“2024湖北·隨州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經貿洽談會”,邀請世界500強、上市公司、知名企業高管來隨開展經貿洽談,并舉辦文旅裝備交流推介活動。注重炎帝文化與旅游融合,組織“炎帝文化廟會”和“炎帝故里尋根文化周”,保留拜祖大典場景,組織簡化版拜祖儀式,集中展示炎帝故里民俗風采和文化元素,持續一周時間邀請、組織各界代表和周邊群眾,現場感受莊重肅穆的拜祖氛圍,體驗炎帝故里非遺文化,打造炎帝文化旅游品牌。注重推動炎帝文化認同和血脈認同,開展“青春同心共‘荊’彩 港澳青少年看祖國”隨州行,組織海外華人華僑、港澳優秀青年學生、學者、企業家出席甲辰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深度考察隨州歷史文化、城市風貌和特色產業,增強炎黃子孫民族自豪感和血脈聯系。注重創新性推廣,開展“隨我尋根·戀上隨州”系列活動,策劃文化采風、專家圓桌派、文創大賽、隨我尋根節短視頻征集,邀請全國主流媒體、頭部新媒體和文旅達人赴隨拍攝宣傳隨州的短視頻,多形式地宣傳展示炎帝文化風采。
三是創建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區5A級景區。好的故事也要好的載體。隨州以尋根節為引領,推動炎帝故里、隨州博物館、曾侯乙墓遺址三個景區聯合創建國家5A級景區,整合炎帝、編鐘等優質文化資源,聯合打造“隨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區”,講好炎帝、編鐘兩張世界級文化名片的故事,持續推動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如今,隨州文化品牌越來越響亮?!半S州曾侯乙編鐘”入選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并申報世界記憶名錄?!霸钅谷骸比脒x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青銅編鐘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炎帝故里景區獲評全省首批文化遺址公園等。當前,隨州以炎帝故里景區、隨州博物館和曾侯乙墓景區為核心,串聯草甸子街、文峰里等歷史文化街區,著力打造歷史文化體驗區,讓游客體驗文化隨州、尋根隨州、禮樂隨州的魅力。
謝謝!
湖北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黃勤: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提問環節就到這里。希望各媒體朋友們把尋根節的亮點宣傳好,把尋根問祖的場景報道好,把炎帝文化的魅力推介好,為本屆尋根節的成功舉辦營造濃厚熱烈的輿論氛圍!
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隨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