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正式投入運行以來,草店鎮通過規范交易流程、激活集體資源,截至目前已成功受理產權交易項目 20 起,涵蓋村集體小型工程建設、土地發包、集體資產出租等多個領域,總交易額突破 840 萬元,直接為村集體實現增收節支近 80 萬元,讓“沉睡”的集體資產、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收益,為鄉村集體經濟壯大注入新活力。

“以前集體資產處置要么怕程序不規范惹爭議,要么因信息閉塞賣不上價,現在有了統一交易平臺,全程公開透明,既省心又放心?!闭勂甬a權交易平臺的作用,草店鎮大石村黨支部書記深有感觸。
據悉,草店鎮自去年搭建產權交易平臺以來,始終堅持“統一流程、統一平臺、統一監管、統一公示”的運行機制,組織培訓明確交易范圍、審核標準和競價規則。所有交易項目均需經過村“四議兩公開”民主決策、鎮級審核備案、平臺信息公示等環節,公示期不少于 7 日,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在20宗交易項目中,不同類型的產權交易通過市場化運作,分別實現了“溢價增收”和“競價節支”的雙重成效。
小型工程建設領域是節支的“主陣地”。此前,村級小型工程多由本地施工隊承接,價格協商空間有限。平臺運行后,該鎮將通組路硬化、灌溉設施改造等小型工程納入平臺招標,依托鎮產權流轉交易站通過線上公開招標,既減少了村集體在外招標的服務費又可以吸引鎮域外有實力的施工隊前來競標,切實降低了集體開支。
土地發包與集體資產出租則成為增收的“增長點”。例如,鎮內草店社區居委會老電影院發包項目,初始底價為每年7萬元,經2位投標人多輪競價后,最終以每年7.5萬元成交,合同期 5 年累計預計收益37.5萬元。

“平臺帶來的增收節支,最終都用在了村里的民生實事上?!辈莸赕傌斦撠熑藦埥∶窠榻B,各村通過產權交易獲得的增收資金,主要用于村級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提升。在該鎮,二道河村將集體資產出租的3.75萬元投入通村道路硬化,實打實方便村民通行,獲得一致好評。據統計,近 80 萬元增收節支資金中,已有 65% 用于民生項目建設,剩余資金納入村集體發展基金,為后續產業項目儲備資本。
在已完工項目驗收過程中,村民代表王大爺不禁說道“以前不知道集體資產能這么‘生錢’,現在看著村里路修好了、廣場多了、通村道路更明亮了,咱老百姓也能直接享受到便利?!?/p>
“產權交易平臺不僅是集體資產的‘交易站’,更是鄉村振興的‘加油站’?!辈莸赕傸h委書記趙艷表示,下一步將以平臺為紐帶,持續盤活農村“沉睡”資源、資產,讓增收節支的成果更多惠及村集體和村民,為實現鄉村產業興旺、治理有效提供堅實支撐。(草店鎮 史文杰)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隨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