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高質量發展,關鍵在黨。在全縣上下深入推進“整體提升環境 建功支點建設”工作之際,特開辟“機關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專欄,生動展現縣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以黨建引領服務中心大局工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專欄聚焦模范機關建設、清廉機關創建、“四強黨支部”創建、優秀共產黨員挑大梁等四大領域,深挖典型案例,近距離聆聽縣直黨組書記、基層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如何在服務中心工作、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助力支點建設等方面的特色亮點、經驗做法、感人事跡,在縣直部門廣泛掀起“樹榜樣??學榜樣”的比學趕超的干事創業氛圍,激勵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整體提升環境、建功支點建設中見賢思齊、爭當先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筑牢“四強”堡壘
激活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從“隨縣農村經濟管理局黨支部”到“隨縣農村經濟經營服務中心黨支部”,該黨支部始終將“筑牢紅色堡壘、服務‘三農’發展”作為核心使命,不斷強化政治功能,鍛造堅強班子,激活黨員隊伍,以實際行動為“三農”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強根鑄魂,讓政治功能“立得住”
該黨支部始終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教育矩陣。
線上,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和支部微信群,定期推送黨的創新理論、政策法規,讓“指尖學習”成為常態;線下,組織黨員走進紅色教育基地,在革命舊址里感悟初心,在案例警示中錘煉黨性。2024年度組織生活會上,黨員們敞開心扉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既“紅臉出汗”又“加油鼓勁”。在今年的支部主題黨日,黨員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和三大精神學習教育,深刻認識到三大精神是“精神燈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行動標尺”,切實將政治責任銘刻于心、落實于行。
線下,支部書記帶頭講黨課,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經管業務深度融合。結合 “二輪延包” 矛盾化解案例講鄉村振興,以“三資整治”追繳資金故事講“為民服務”,真正讓黨的理論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強基固本,讓支部班子“扛得起”
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班子成員始終牢記“抓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把黨建責任扛在肩上、落在行動里。面對經管工作中的“三資”整治的“硬骨頭”和延包試點的“深水區”,班子成員以身作則,堅信“跟我上”比“給我上”更具號召力。
推行“業務骨干上講臺”活動。讓負責“三資管理”的同志講政策、從事“二輪延包”的同志說案例,形成了支委帶頭學、黨員跟著學的良好氛圍,使支部里人人能講政策、個個會解難題。在“三資”專項整治中,中心全體黨員干部組成8個督導小組抽查84個村,通過查臺賬、看現場、與村干部座談,有力推動了農村“三資”管理規范化。在二輪延包試點中,支部成員、返聘老黨員與年輕黨員組成工作專班,蹲點新街鎮,梳理出16類5000余條問題,并制定針對性處置辦法,成功化解了諸多矛盾,展現了支部班子強大的執行力和擔當力。

強筋壯骨,讓黨員隊伍“沖得上”
黨員是支部的“細胞”,支部黨員年齡層次多樣,無論是“80 后”“90 后”,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把式”,都充滿拼搏精神,在各項工作中沖鋒在前。
農業社會化服務中,中心黨員干部下一線調研,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歷時三年開展“三清兩建一提升”專項行動。全縣建起21家鎮級服務公司,培育了712家服務主體,帶動小農戶9.6萬余戶,服務耕地73萬畝,以全省2.4%的耕地生產了3%的糧食,并成功舉辦全國農服進萬家系列活動,實現了從“服務缺位” 到 “精準滴灌”的轉變。
二輪延包試點工作中,支部組建“黨員宣講隊”,圍繞農戶關心的問題召開多次動員會議和推進會議,培訓延包小組成員200余人次。通過懸掛橫幅、印發宣傳信等方式廣泛宣傳,凝聚了村民“擁護延包、支持延包”的思想共識,讓村民從“疑慮重重” 變為“紅本暖心”。
在“三資”整治戰場,黨員化作“攻堅隊”,面對830個“三資”管理相關問題,堅持邊查邊改,整改率達73%。追繳資金275萬元,收回資源364畝、資產17000平方米,移交問題線索13條,使農村“三資”從“糊涂舊賬”變為“陽光新賬”。
土地糾紛處理中,黨員擔當“調解員”,2025年成功化解因土地承包、惠農政策落實等引發的26起信訪案件,有效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推動鄉村善治之路越走越穩。

強責擔當,讓作用發揮“看得見”
黨建工作成效如何,關鍵看發展成果。近年來,支部以扎實的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紅色答卷”。
延包試點“全省標桿”。隨縣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 30 年整村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姚廟村試點工作經省級評估驗收,成果評定為 A 等級(優秀),有效探索了土地延包路徑。
農服模式成為“全國典型”。全國農服進萬家活動在隨縣舉辦,15 個省份 300 多人前來取經,網上直播觀看量達 1.38 億人次,“1+X+N” 服務模式成為行業典范,相關經驗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多次登上央視新聞。
農村改革榮獲 “全國先進”。隨縣作為全國首批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整縣推進試點,總結的 “九步工作法” 等經驗在全國推廣,被湖北日報、央視等媒體多次報道。中心也榮獲全國承包地確權登記“先進集體” 稱號。
三資管理達成 “全國示范”。通過專項整治,農村集體資產盤活,群眾收入增加,去年全縣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達 10 萬元的行政村占比超過 85%,真正實現了集體資金的規范管理。
群眾臉上的笑容,是獲得感、幸福感的最真實寫照。從 “小支部”到“強堡壘”,是經管中心黨員干部用汗水和拼搏干出來的。如今,鄉村振興號角嘹亮,農經人使命在肩。未來,黨支部將繼續深化“黨建 +”模式,在農業社會化服務、“三資”管理、土地糾紛化解和農村改革等方面持續發力,讓“四強”堡壘更加堅實。(縣委直屬機關工委??龔麗、縣農業農村局 蘇功強、唐海洋)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隨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