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28日,隨縣50名年輕干部組建“青銳先鋒團”赴對標城市福建福鼎求經問道。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留下的“四下基層”足跡,深度學習福鼎在產業鏈延伸與綠色轉型、三產融合與文旅開發、營商環境與招商引資等領域的典型經驗做法,在這場跨越山海之約中找尋隨縣高質量發展之密鑰。本刊將陸續推出隨縣年輕干部“對標福鼎話發展”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得,以思想之光激奮進之力,破發展之冰。
淮河鎮 王杰
福鼎時代從項目開工到第一件成品產出僅用了350天,漁井村從開發到成為知名旅游景點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此次福鼎之行讓我見識到了沿海的高效率、快速度、強動能,這離不開福鼎干部“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良好作風。好作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快車道”,我們要堅持以作風大轉變推動效能大提升,一方面,要被動變主動,竭力當好地方發展的“排頭兵”。對標對表,做到眼中有活、心中有責,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和企業,用實際行動破除“等靠要”觀念,避免錯失發展先機。另一方面,要管理變服務,全力當好企業發展的“店小二”。企業活則市場活,充分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少一些粗暴的指責,多一些科學的指導;少一些強硬的命令,多一些友好的商量;少一些無理的干擾,多一些暖心的服務,真正讓企業留下來、強起來。
草店鎮 郝懷華
此次赴福鼎學習,于我而言如撥云見日,為鄉鎮紀檢監察工作打開新視野?;鶎蛹o檢監察崗位是監督執紀“最后一公里”的守護者,需以“三心”筑牢履職根基。以“初心”明方向,做政治監督的“明白人”。福鼎“主動治理”模式啟示我們,紀檢監察不能局限于“被動查案”,要緊扣鄉村振興、惠民政策落實等重點領域,主動下沉一線,讓政治監督從“有形覆蓋”邁向“有效覆蓋”,以精準監督護航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以“匠心”提效能,做執紀為民的“實干家”。福鼎“數治之策”讓我深知科技賦能的重要性。我們應積極探索運用數字化手段拓寬線索渠道,實現從“經驗監督”到“精準監督”的效能躍升。以“戒心”正作風,做清正廉潔的“打鐵人”。福鼎“四下基層”的務實作風提醒我們,紀檢干部必須把“嚴”字貫穿始終。要壓實線索處置責任,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基層“微腐敗”、形式主義等問題露頭就打,同時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紅線”,以“打鐵還須自身硬”的底氣,樹牢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良好形象。
新街鎮 何周
這是一次取經山海、借梯登高之行,在“四下基層”發源地,我真切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真摯為民情懷、務實擔當品格和真抓實干作風。作為一名基層的年輕干部,應當充分運用好“四下基層”的工作方法,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升群眾工作效能。一是多說土話,少打官腔。理論宣傳多用“敘家?!钡挠H和方式,用老百姓愿意聽、聽得懂的話,把黨的政策講清楚。二是多走土路,少跑路線。多到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調查研究,真切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求。三是多坐矮凳,少坐高椅。信訪接待要變“被動等事”為“主動找事”,走進農家院落、糾紛現場及時處置化解矛盾,創優平安環境。四是多點實在,少點姿態。現場辦公從群眾“發牢騷”中聽出實情、聽出關鍵,在民聲中找到“金點子”,以實干苦干之姿干出惠民惠企實事。
厲山鎮 張英越
作為一名組工干部,此次福鼎之行讓我感受到,對標福鼎經驗,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可以在精準服務、激發活力、閉環管理上求突破。結合“四下基層”的優良傳統,福鼎通過網格走訪、心愿郵箱精準對接群眾托育、養老等需求,啟示我們可以組織黨員干部每周入戶收集訴求,結合線上反饋完善“需求-資源-服務”鏈條,變“粗放服務”為“精準滴灌”;激發黨員作用需創新機制,借鑒福鼎“愛心存折”經驗,可對鄉村振興、矛盾調解等任務量化積分,定期公示結果,讓黨員在環境整治、產業幫扶中亮身份、扛責任,充分激發活力;落實成效關鍵靠閉環管理,福鼎66天完成8000畝征地的實踐印證了“跟蹤+督查”的重要性,啟示我們可對重點項目實施“立項-領辦-亮諾-評議”全流程管理,實現效率提升。
縣委統戰部 吳瓊
霞浦是“四下基層”的重要發源地,在推進民族工作過程中,干部主動下沉到畬族等少數民族聚居村落,通過現場辦公傾聽群眾急難愁盼,打造出赤溪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等一批批樣板案例。這對隨縣做好統戰工作提供了路徑參考:一是政策宣講厚植團結力量,以民俗活動為載體,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活動,推動黨的政策落地見效;二是示范引領深挖特色資源,以允升科技工業園有限公司、太白頂景區新城居委會等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為引領,挖掘民族村企特色資源,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隨縣樣板”;三是一線接訪化解矛盾糾紛,及時化解矛盾,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繪團結繁榮新篇。
縣應急管理局 ?胡飛
福鼎之行,讓我深刻感受到當地“刀刃向內抓改革,躬身入局促發展”的擔當作為。對標福鼎“全周期服務、全要素保障”的產業培育機制,對隨縣石材礦山安全生產許可取證工作的啟發尤為深刻。針對隨縣第5家石材礦山——大嶺礦業復工復產困境,更須以福鼎創新服務之優破解發展梗阻,移植福鼎“全周期服務”理念,考慮通過在石材礦山基建程序啟動前提前介入、幫扶指導,在礦山建設中現場同步修正出現的疑難雜癥,配合容缺受理改革,節省后期因等待核查而耽誤的時間,用安全服務升級換取發展效能躍升,全力以赴搶出60天的復工復產窗口期,為隨縣石材產業加快實現“5351”目標貢獻應急力量。
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彭雪梅
福鼎白茶從山間嫩葉成長為世界名茶,其成功密碼在于對品質的執著堅守與智慧化創新,這為機關事務服務工作提供了寶貴借鑒。白茶產業借助物聯網實時監測茶園溫濕度、土壤肥力等環境要素,運用大數據精準分析茶葉生長周期與品質特性,依托電商平臺打破地域限制拓寬銷售版圖,實現傳統產業向智慧化轉型的華麗蛻變。反觀機關事務服務工作,同樣需要順應時代發展浪潮,以智慧賦能服務升級。一方面,充分開發政府公務用車服務平臺功能,推動公務用車預約、調度、管理等流程“一鍵通辦”,通過數據分析精準研判機關干部需求,提前制定精細化保障預案;另一方面,傳承福鼎白茶“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從細微處著手,在會議服務、餐飲保障、設施維護等環節精耕細作,以智能化手段與高品質服務,為機關高效運轉筑牢堅實后勤防線。
縣石材辦 銀河
隨縣與福鼎跨越山海,在綠色發展上存在著共性認識,礦山管理和海洋的生態保護中又體現著個性做法。通過對比福鼎海洋循環產業經濟發現,我縣花崗巖尾礦處理不好是包袱,用好了則是財富。借鑒福鼎漁港經濟區的先進理念,第一,堅持規劃引領綠色發展。要按照“礦業開發和生態保護并重,生態優先,合理有序”的思路,認真踐行“兩山”理論,積極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第二,重視資源回收高效利用。在綜合利用項目上,要確保尾礦尾料資源“吃干榨凈”,扎實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引導產業綠色化、規范化、集約化發展。第三,運用科技賦能智慧管理。通過發揮智慧礦山管理系統的優勢,實現一塊石頭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大數據分析精準把控市場,奮力打造石材產業發展新樣式,全力以赴推動石材產業綠色、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縣教育局 孫涵欣
福鼎之行讓我深切感受到人才是發展的核心資源,而教育是人才儲備的基石,我們可以閩東精神作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發展方向。結合我縣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錨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學前教育普惠化發展路徑。一是強化核心學校引領,集中資源推動縣城“雙集中”建設,打造核心地域“教育圈”,以核心學校帶動普通學校、薄弱學校發展;二是鍛造優質師資力量,通過教聯體、交流輪崗等方式促進師資流動,利用好“十百千”培訓平臺,組建課改教研“共同體”,發揮名師工作室、學科帶頭人的輻射效應;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師德動態研判機制,抓實常態化學習教育,嚴肅查處違規行為,堅持師德“零容忍”底線;四是全面深化特色辦學,深挖各校本土文化、特色課程等資源,持續凝練創新,打造“一校一品”特色品牌,推動歷史文化傳承與教育理念創新融合發展。
縣財政局 孟得天
此次福鼎之行收獲頗豐,有兩點感受與啟發。一是福鼎白茶通過“品牌化+標準化”戰略,以地理標志溢價、茶旅融合實現畝產倍增,為農業振興提供范本。隨縣車云山毛尖同樣具備相應優勢。背靠桐柏山生態資源,可建立全域生態茶園標準,嚴控農藥使用,以品質鑄車云山毛尖口碑;同時也可以結合民宿經濟拓展產業鏈,學習信陽毛尖開發茶飲衍生品。二是作為基層財政干部,我們需踐行“四下基層”理念,將財政數據轉化為民生溫度。財政干部既要當好“鐵管家”,用預算編織民生保障網,又要做好“泥腿子”,深入田間解難題。正如總書記用腳步丈量民情,我們應以數據洞察需求,用政策溫暖民心。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隨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