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隨縣三里崗鎮賈家灣村1600畝八月瓜基地旁就熱鬧起來。滿載青果的農用三輪車沿著240國道駛來,車斗里裹著晨露的果實透著新鮮勁兒——這片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八月瓜種植基地,今年正迎來新的掛果年,9月預計可收獲400萬斤八月瓜。村民們喜氣洋洋地將果實運往新建倉庫,相較于去年,今年的加工底氣格外足:村內盤龍咀處,投資18萬元新建的雪白冷庫投入使用;倉庫內,今年新購入3臺定制青果切片機整齊排列,每小時可處理1000公斤青果;冷庫旁的烘干設備嚴陣以待,徹底終結了“靠天吃飯”的歷史。

作為村里規?;庸さ牡诙?,今年依托“專業合作社+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模式,不僅有新添設備護航,更有干群協作的堅實支撐。村黨支部書記唐加軍介紹:“八月瓜采摘期可吸納200余人就業,人均增收近2500元,今年新增的加工設備,讓我們在豐收季多了重保障?!?/p>

加工環節兼顧傳統篩選與現代效率。村民們圍在竹筐旁,麻利挑出帶蟲眼、有磕碰的青果,只留下飽滿周正的果實——這些符合標準的青果將按比例進行加工。隨后,村民肖大叔啟動切片機,“嗡嗡”聲中,厚度精準達半厘米的果片滑入竹筐?!叭ツ耆斯で衅惶祉敹嗵幚?00斤,現在三臺機器半小時就能切500公斤,還省了6個人工!”肖大叔擦著機器笑道。據測算,機器作業效率較去年提升3倍以上。

隨著每日5000斤果片的產出,原有曬場很快告急。唐加軍迅速召集村干部,利用午休時間清理村辦公室前200平方米場地,除草清碎石并開辟臨時曬場。更關鍵的是,今年晾曬有了“雙保險”:晴天時,20余名村民分兩組作業,清晨翻曬、傍晚攏果,確保果片充分受曬;遇陰雨天,新鮮青果可存入500噸容量的冷庫暫存,連陰雨時則啟動烘干設備,徹底解決去年因陰雨損失20%果實的困境。

“你看這日曬果干,褐黑表皮泛著油光;烘干的果干顏色勻凈,每斤能賣5元,比去年穩多了!”村民張嬸捧著果干笑得眉眼彎彎。曬場上,黑亮亮的果干鋪成200余米的豐收畫卷,清香在微風中飄散,這些果干將陸續發往各地的中藥材市場。

如今賈家灣村的八月瓜產業,不僅有四川農業大學的技術支持,還規劃延伸產業鏈至果酒、護膚品加工。微風裹挾著果香掠過,將人均1萬元的增收希望,送進了村里每一戶人家。(隨縣融媒體中心 魏浩?三里崗鎮 唐樓霞、郭春衫)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隨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