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萬福店農場,各風景名勝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直各部門:
? 為加快推進我縣“互聯網+放管服”改革項目實施,補齊短板,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現將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 一、工作目標
?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按照網上集中辦理、服務便民利企、數據開放共享的總體思路,加快建立“一網覆蓋、一次辦好”的“互聯網+放管服”改革體系,加快推進“一網一系統三平臺”對接貫通,確保2018年11月底以前實現政務服務與省市聯通,2019年5月底前實現鎮(場、景區、開發區)、村(社區)互聯互通,真正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 (一)整合三大平臺。整合全縣電子政務外網平臺、政務服務管理平臺和部門業務辦理專網系統等平臺,納入統一的政務服務體系,實行政務服務的數據整合和業務融合,推進網上審批服務集中辦理、服務信息全面公開、數據資源開放共享。
? (二)聚焦四化目標。聚焦政務服務標準化、便捷化、平臺化、協作化目標,實現事項同碼、服務同項、數據同源、標準同一、跨縣域通辦。
? (三)實現五個統一。建設統一的管理體系、集成統一的服務門戶、搭建統一的監管平臺、延伸統一的業務系統、匯聚統一的數據中心。
? 二、工作任務
? (一)推動政務服務集中辦理。結合新一輪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全面推動審批職能向行政審批科集中,行政審批科向縣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審批事項向縣政務平臺集中,做到事項進駐到位、審批授權到位、電子監察到位。(責任單位:縣政務服務中心,縣直各部門;完成時限:8月底前)
? (二)推進電子政務外網全覆蓋。按照全縣統一規劃,分級負責的原則,各地各部門要全面聯通電子政務外網,網絡帶寬按要求不低于10兆,網絡端口要聯通到政務服務人員工作桌面端。(責任單位:縣電子政務辦、縣政務服務中心、隨縣電信分公司,縣直各部門,各鎮<場、景區、開發區>,村<社區>;完成時限:9月底前)
? (三)推行行政許可及公共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編制行政許可事項通用目錄、公共服務事項目錄,高質量完成湖北省行政職權和公共服務事項管理系統事項標準編寫、審核確認和系統錄入,按照全省統一標準編制行政職權和公共服務事項服務指南、審查細則,著力促進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為省、市、縣政務服務“一張網”建成奠定基礎。(責任單位:縣編辦、縣政務服務中心、縣質監局、縣直各部門、各鎮<場、景區、開發區>;完成時限:縣直各部門8月15日前,各鎮<場、景區、開發區>12月底前)
? (四)構建政務服務“一張網”。按照“一網聯通、功能集成、運行協調”的總體架構,依托楚天云平臺和省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動全縣面向政府內部業務辦理的行政職權運行系統(電子政務外網)、政務服務管理平臺和部門業務辦理系統專網的整合優化。將所有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事項錄入湖北省政務服務網,實現省、市、縣三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一體化網上審批。(責任單位:縣政府辦、縣政務服務中心、隨縣電信分公司、縣直各部門;完成時限:10月底前)
? (五)完成湖北省行政職權和公共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對接貫通。盡快實現業務系統與省行政職權和公共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含事項審批流程(行政審批標準化),實現業務辦件從省市平臺到縣業務系統的分發功能,最終實現辦件狀態向省市政務服務網實時推送,線上線下辦件結果信息全量匯集到省市統一辦件庫。(責任單位:縣政務服務中心、隨縣電信分公司;完成時限:10月底前)
? (六)編制電子證照目錄。按照省市電子證照目錄編制規范,編制完成縣直部門及鎮(場、景區、開發區)、村(社區)證照目錄,并上傳到省市電子證照庫平臺。(責任單位:縣編辦、縣政務服務中心、縣直各部門、各鎮<場、景區、開發區>;完成時限:10月底前)
? (七)調整公開“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對照省市“一次辦好”事項清單,深度清理縣級行政審批事項清單,開展流程再造,精簡辦事環節,減少申請材料,壓縮承諾時限。動態調整公開縣級“一次辦好”事項清單,提高網上一次辦好、現場一次辦好、網上受理現場一次辦好的事項比例。(責任單位:縣政務服務中心、縣直各部門;完成時限:10月底前)
? (八)推進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建設。以居民身份證號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分別作為自然人和法人辦事的唯一標識,構建網上辦事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實現公民、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辦事一次認證、無縫切換、多點服務。(責任單位:縣政務服務中心、縣直各部門;完成時限:11月底前)
? (九)推進電子證照庫平臺建設。加快各地各部門的證照、檔案電子化進程,在全縣人口、法人等基礎信息資源庫基礎上,梳理、編制自然人和法人證照目錄,建設全縣統一的電子證照、電子檔案庫,并及時完成省市電子證照庫平臺對接。(責任單位:縣編辦、縣政務服務中心、縣公安局、縣工商局、縣民政局、隨縣電信分公司、縣直各部門,各鎮<場、景區、開發區>;完成時限:10月底前)
? (十)推動政務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建設。加快梳理全縣各地各部門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按省市目錄編制規范),并上報省市共享平臺;及時將全縣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和數據與省市共享平臺對接,實現各系統、各環節、各時段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數據的互聯互通。(責任單位:縣編辦、縣政務服務中心、隨縣電信分公司;完成時限:11月底前)
? (十一)推進政務服務平臺互聯互通。統一使用湖北省政務服務網,依托政府門戶網站作為統一的服務入口,將網上辦事的前端和出口連接到湖北省政務服務網,逐步變多網受理為一網受理。(責任單位:縣政府辦、縣新聞中心、縣編辦、縣政務服務中心、縣發改局;完成時限:11月底前)
? (十二)推動事項網上辦理。加快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標準的線上線下融合運用,逐步實現在線申請、在線受理、在線審批。探索網上辦事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的“掌上辦事”服務功能,將業務辦理端口前移,提高一次辦好率。(責任單位:縣編辦、縣政務服務中心;完成時限:11月底前)
? (十三)深入推進并聯審批。加強投資項目聯審平臺管理運用,提升投資項目聯審平臺網上辦理率。對多部門審批事項,實行一個部門牽頭,其他部門協同的并聯審批,規范優化投資項目全過程管理。(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政府有關部門;完成時限:即時)
? (十四)加大中介服務管理平臺推廣運用。加大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網的推廣應用力度,推進中介服務通過中介服務網管理平臺,實行網上交易,加強中介服務全過程監管,規范中介服務行為。(責任單位:縣編辦、縣政務服務中心、縣直各部門;完成時限:10月底前)
? (十五)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進一步完善“一單、兩庫、一表、一細則”,合理確定和調整抽查事項、抽查比率、抽查頻次等。規范“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行為,推進開展跨部門、跨層級聯合檢查。全面推廣運用省“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加強對“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行為的網上管理,強化結果運用,實現全程留痕、責任可追溯。(責任單位:縣編辦、縣直各部門;完成時限:即時)
? (十六)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及社會信用監管。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建立產品信息溯源制度。完善信用評價制度、信用承諾制度、行業領域紅黑名單制度。全面推進企業信息公示、歸集共享和聯合懲戒,完善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管理,建立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加強對縣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深度開發利用,促進信用信息的歸集、管理、共享和應用,推進全縣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落地實施。(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民政局、縣工商局,縣直各部門;完成時限:即時)
? 三、相關要求
?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整體推進,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工作機制、調研機制和督辦機制,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明確分管領導和責任科室,配強工作人員。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工作路線圖、時間表,確保改革措施落實到位。人員如有調整,及時向縣審改辦報備。
? (二)強化協作配合。各地各部門要強化大局意識,按照“全縣一盤棋”的要求,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確保改革工作有序推進??h編辦(審改辦)要加強協調,精心組織,及時研究解決改革推進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改革項目順利推進。
? (三)強化督查考核。各地各部門要建立完善改革項目工作臺賬,掛圖作戰,逐項倒逼落實??h政府辦公室將“互聯網+放管服”改革項目納入重點工作督查,按照時間節點和量化考核標準,對工作進展和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辦,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實。
?
隨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8月3日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隨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